新闻资讯
NEWS
NEWS
天津市、河北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数据管理部门、党委网信办、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石家庄、宁波、合肥、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海口、重庆、成都、乌鲁木齐海关,沈阳、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新疆管理局,中国铁路北京、太原、郑州、武汉、济南、上海、广州、成都、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和《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文件要求,着力夯实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基础,推动建立物流数据资源开放互联机制,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目标
聚焦物流行业发展突出问题,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打通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业务系统数据,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和解决方案,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机制,建立健全物流数据分类及交换应用标准规范,形成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在**范围推广应用,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二、试点城市
以覆盖东中西部典型区域、兼顾超特大型城市为原则,选取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16个城市分别为:天津、唐山、宁波、金华、合肥、临沂、郑州、洛阳、武汉、宜昌、广州、海口、重庆、成都、乌鲁木齐、霍尔果斯。
三、试点工作主要任务
(一)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推进单证可信流转、货物全程追溯和物流数据标准化,围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服务模式,打通海关、港口、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代、车队等多域数据,依托物流枢纽运营主体、物流骨干企业、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商等多元化主体,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多式联运数据市场化开放互联和运营模式。
(二)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数据融合应用。推进供应链上下游数据交换和融通应用,打通制造业、商贸业等货主企业与政府部门、物流企业、铁路企业、港口企业、航运企业、航空企业、货代企业等业务系统数据,突破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瓶颈,实现物流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和物流全程追踪。
(三)**物流数据综合服务。探索跨境数据融合应用的实施路径,围绕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物流大通道,打通枢纽节点(港口/陆港/口岸)、海关、海事、货代、铁路企业、船公司、班列公司、机场公司、全球航运业务网络等业务系统数据,推动**物流全程追踪和降本增效。
(四)国家物流枢纽间数据互联共享。试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间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使用,重点围绕航空、铁路等通道服务业务,推进服务产品信息、方位信息、场站能力信息等多维数据联通,实现枢纽间业务协同、规则联动、运行协作,发挥物流枢纽互联成网的规模效应,推动跨区域物流、制造、商贸等产业联动,促进跨境物流通关效率明显提升、全程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四、试点工作要求
(一)限期实施,注重成效。试点工作自通知印发之日起算,为期一年。2025年2月底前,各试点地区选择重点任务,形成试点实施方案。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试点建设,以成效显著的试点项目为基础,形成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落地实施的模式。
(二)加强统筹,协同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结合业务场景,在依法依规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试点地区的工作指导和数据支持;各试点地区发展改革委、数据管理部门、党委网信办、交通运输厅(局、委),交通运输部相关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海关总署相关直属海关,相关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民航相关地区管理局,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协同,共同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三)及时总结,适时推广。各试点地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有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数据局反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加强对试点场景数据开放互联和应用过程、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形成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和相关标准规范,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工作。
请各试点地区发展改革委、数据管理部门、党委网信办、交通运输厅(局、委),海关总署相关直属海关,相关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民航相关地区管理局,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分别明确一名工作联络人(见附件),并以省为单位汇总后于2月14日前反馈至国家数据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 家 数 据 局
中 央 网 信 办
交 通 运 输 部
海 关 总 署
国 家 铁 路 局
中 国 民 航 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5年2月7日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近日,工信、应急部门领导一行莅临海南巨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指导。领导们深入厂区,实地查看生产流程、安全设施等情况。在详细了解公司新能源产品研发与生产现状后,对企业的创新发展给予肯定,同时针对安全生产、行业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指导意见,助力海南巨澜新能源在合规稳健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11月8日,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能源法》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实际,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在法律层面对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作出规定,是能源领域的根本性、统领性法律。其主要目的是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石油石化企业要率先加强《能源法》学习和宣贯,始终依法合规经营,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排头兵,助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45年来,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动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是支撑我国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压舱石”。